【讓孩子欣賞自己,是我們的有效稱讚】
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,來自於被認同與作出貢獻。
凡事被罵、被唸的孩子,成天遭受到負面言語的攻擊,「你真的很不專心。」「你有夠粗心的。」「你實在是很調皮耶!」內心的價值感就會逐漸地低落,因為,他會認為他的付出沒有做出貢獻,也沒有從最重要的人身上獲得肯定。
—
在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的著作《正向聚焦》中有說道:「一個人的行為,不會永遠一成不變。而且,行為是波動的。」
例如,我們期望下午四點放學的孩子,能在六點前把功課寫完,他卻總是拖拖拉拉,而且完成的時間不會是固定的,有時九點或八點,如果有一天是在七點,雖然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,卻已是在他過往行為波段中的高點。
此時,我們可以在孩子行為的相對高點時,給予正向的回應。
不要總是在孩子的行為當中挑錯,而是要多看到他的好,即使這個好是微小的。
給予孩子價值感的稱讚,有四個要素:
1. 事實的客觀陳述
2. 父母的感受
3. 孩子的內在特質
4. 謝謝他的付出
「你寫功課有時會到九點才寫完,今天居然提早到七點就完成了,爸爸有些驚喜,也很替你開心。你能夠提早也表示你在專注力上有提升,謝謝你願意主動面對煩人的功課了。」雖然孩子寫完的時間,依然低於爸媽的預期,但是,我們肯定的是孩子從九點提早到七點的進步。對孩子的稱讚,要以對他自己的比較為主。
■ 「媽媽在忙的時候,你很貼心的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忙,實在感到很窩心。有你的幫忙,真的加速了做家事的速度,你是我最棒的小幫手,孩子,謝謝你的協助喔。」
■ 「你今天寫完功課,很自動的把所有作業都分類好一次拿給我,節省了我許多的時間。我看了內容,你寫得認真又很仔細,真的好棒喔,謝謝你越來越懂得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喔。」
—
當然,如果每次的稱讚都講這麼長,孩子也可能會不耐煩.我們可以把上述四個元素,任意取樣來搭配組合,兩個或三個都行,給予適度的肯定就好。
但是,重點是,「事實的客觀陳述」一定要包含在句子裡喔,因為,把經過詳細地說出來,表達出「你的好,我都有看在眼裡」的意涵,而其他的元素要怎麼排列,請自由發揮囉。
孩子在建構自我認同的時候,最渴望從爸媽的肯定中獲得認同,也是有效稱讚的重要性,即便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,我們也能從中讚賞他,這才是真正無條件的愛。
擁有過無條件的被愛,才會有無條件愛人的能力。
.
本文摘自《#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》
博客來 http://bit.ly/S0500085-B
親子教養類新書榜第一位
親子教養類七日/30日暢銷榜第一